赠傅都曹别
鲍照〔南北朝〕
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
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
风雨好东西,一隔顿万里。
追忆栖宿时,声容满心耳。
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
短翮不能翔,徘徊烟雾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轻快的飞鸿戏耍在水边,离群的孤雁栖息在小渚。
不期而遇竟能相爱相亲,情意深长彼此永无终止。
遭风遇雨只得东西分飞,顷刻之间便已相隔万里。
回想那双宿双栖的情景,你的音容充满我的心耳。
落日使小洲的寒意转浓,愁云更绕天际弥漫而起。
短小的翅膀哪能高飞远翔,孤独徘徊在寒烟浓雾里。
注释
傅都曹:诗人的一位傅姓、为都曹之职的友人。都曹:都官尚书属下的曹官。
轻鸿:轻捷善飞的天鹅。鸿:鸿鹄,即天鹅。潭(xún):水崖。
集:鸟栖止曰集。洲沚(zhǐ):水中的洲岛,沚:水中小洲。“轻鸿”
赏析
这首诗是鲍照赠朋友诗中的代表作。由于通篇用“比”体,虽是一般古诗,却有着浓郁的乐府民歌气息。自汉魏以来,在文人作家所写的古诗中,这一首还是很有创造性的。
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节,共三节。“轻鸿”四句写与傅都曹志趣相投,亲切订交。“风雨”四句,写两人分手惜别时情景。“落日”四句,设想别后离愁,并写自己看不到出路的苦闷。从结构看,并无什么大的起伏波澜,只是闲闲说起,怅怅结束。然而感情深挚,思绪万千,体现了诗人一腔孤愤。
全诗以“鸿”喻傅都曹,以“雁”自喻,此甚易知。但郑玄《毛诗笺》:“小曰雁,大曰鸿。”古人往往以鸿鹄并称而以凫雁对举,鸿鹄象征清高,
创作背景
从诗意看来,作者和傅都曹是在他乡作客中偶然相识,一见如故又匆匆而别的。这首诗就是作者赠别友人傅都曹时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雷启洪 农东光.历代咏别诗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23页
简析
《赠傅都曹别》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层次分明,整齐有序,诗的前四句追述以前的相遇和友好情谊;中间四句叙述当前的分手和惜别之情;最后四句则是预想离别后自己的孤单和寂寞。整首诗以轻鸿喻傅都曹,借孤雁以自指,通篇都是比喻,借以表达诗人对朋友的留恋与怀念之情。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故又称他为鲍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害,年五十余岁。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与谢灵运、颜延之同创“元嘉体”,合称“元嘉三大家”。有《鲍参军集》。► 252篇诗文 ► 394条名句
咏雪
刘义庆〔南北朝〕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太守髡陈仲弓
刘义庆〔南北朝〕
颍川太守髡陈仲弓。客有问元方:“府君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伛为恭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惭而退。
世说新语·陶侃留客
刘义庆〔南北朝〕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发,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