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出自唐代王维的《田园乐七首·其六》
译文花瓣凋落家中的小童没有打扫,黄莺啼叫闲逸的山客犹自酣眠。
注释家童:童仆。山客:隐居山庄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犹眠:还在睡眠。
赏析此句对仗工致,音韵铿锵,写“桃花”、“柳丝”,捕捉住春天富有特征的景物,进而“红”、“绿”两个颜色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衬出诗人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
原文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朝烟 一作: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红色的桃花还含着隔夜的新雨,碧绿的柳丝更带着淡淡的春烟。
花瓣凋落家中的小童没有打扫,黄莺啼叫闲逸的山客犹自酣眠。
注释
宿雨:昨夜下的雨。
朝烟:指清晨的雾气。
家童:童仆。
山客:隐居山庄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犹眠:还在睡眠。
参考资料:完善
1、
丁子予,汪楠.《中国历代诗词名句鉴赏大辞典》.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240
2、
石川忠久.《中国古诗名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110
3、
高共青.《新编唐诗三百首》.西安:未来出版社,1999:142
4、
邓安生.《王维诗选译》.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232
5、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122
赏析
诗中写到春“眠”、“莺啼”、“花落”、“宿雨”,与孟浩然的五绝《春晓》相似。两首诗写的生活内容有那么多相类之处,而意境却很不相同。彼此相较,最易见出王维此诗的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绘形绘色,诗中有画。这并不等于说孟诗就无画,只不过孟诗重在写意,虽然也提到花鸟风雨,但并不细致描绘,它的境是让读者从诗意间接悟到的。王维此诗可完全不同,它不但有大的构图,而且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比孟诗一般地提到花、鸟更具体,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有同样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构成的组诗,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所以一题作“辋川六言”,此诗是其中一首。此诗是王维后期的作品。王维后期的诗,主要写隐居终南山、辋川的闲情逸致的生活,。
参考资料:完善
1、
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72-174
简析
《田园乐七首·其六》是一首六言绝句,此
诗如同一幅细腻而生动的画卷,展现了清晨乡村的美丽与宁静。首句描绘出桃花在雨后更加娇艳欲滴的状态;次句写柳树不仅生机勃勃,更因朝烟被赋予了一种朦胧、梦幻的美感;三句通过“花落”和“家童未扫”两个细节,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悠闲;末句以以“莺啼”和“山客未眠”来衬托清晨的清幽僻静。全诗通过状景体现了山野生活的意蕴,在描写大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美好同时深婉委曲地显露出诗人的生活态度与精神境界。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414篇诗文 ► 888条名句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古文岛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