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
薛涛〔唐代〕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
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二月的杨花轻盈而卑微,随着春风摇摇荡荡,撩惹他人衣襟。
上天给柳絮本来的命运就是无情的,一意让它南飞北飞,飘忽无定。
注释
杨花:柳絮。
创作背景
元稹自元和四年(809年)三月与薛涛相晤于东川梓橦,数月后离去,“临行诀别,不敢挈行”。七月,元稹妻韦丛病卒,元无娶涛意,尽管涛在赠元诗中以夫妻自况。元和十年(815年),元稹第二次来四川出任通州司马。次年二月,元稹去涪州与刺史裴郧之女裴淑结婚。五月夫妻双双始返通州,而薛涛柳絮诗当写于此时,诗中也包含着薛涛无限幽怨的心情。
参考资料:完善
1、
刘天文.薛涛诗四家注评说[M].成都:巴蜀书社,2004:21-23.
赏析
前两句诗,写柳絮在摇荡的春风中,随风惹衣,任风飘忽。“轻复微”“惹人衣”强调了柳絮的特点:它无根无力,随风轻飏;它依附于人,不能自主,飘忽不定,没有归宿。诗人咏物,描摹传神。在咏物中,寄寓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薛涛童时离乡入蜀,16岁堕入风尘,周旋于将相名流之间。虽富有才华,名重一时,但终究是阔人和闲人的玩物,仰人鼻息,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她的处境和命运,恰如柳絮一般的轻微、卑贱,不能主宰自我。风飘柳絮,任惹人衣,是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又是对流落异乡,苦操风尘生涯的一种感慨。诗句由物及人,联想自然,感情深沉。
后两句诗,宕开写去。“他家”即他,指柳絮。“一向”即“一霎”。“
简析
《柳絮》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借柳絮喻人。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春天的景色,春风中轻盈的杨花漫天飞舞,还不时飘飘荡荡地沾落到人们的衣服上。诗人不说“沾”而说“惹”,赋予柳絮以人性;后两句点出柳絮轻薄的品格,而轻薄正是“无情”的外在表征。全诗写作手法节奏轻盈,淡淡哀愁,再加上“他家”“一向”等俗语的运用,给人一种飘洒不尽之感。
薛涛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92篇诗文 ► 28条名句
离思五首
元稹〔唐代〕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梦微之
白居易〔唐代〕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