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走势图

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

李贺 李贺〔唐代〕

洛郊无俎豆,弊厩惭老马。
小雁过炉峰,影落楚水下。
长船倚云泊,石镜秋凉夜。
岂解有乡情,弄月聊呜哑。

别柳当马头,官槐如兔目。
欲将千里别,持我易斗粟。
南云北云空脉断,灵台经络悬春线。
青轩树转月满床,下国饥儿梦中见。
维尔之昆二十馀,年来持镜颇有须。
辞家三载今如此,索米王门一事无。
荒沟古水光如刀,庭南拱柳生蛴螬。
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号号。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洛阳郊外送别小弟,却没有俎豆陈列,惭愧啊,乘着瘦骨嶙峋的老马。
当小弟经过庐山的香炉峰时,你孤单的身影,将会落到鄱阳湖水面之下。
你一路前行,长船倚云而停泊在石镜峰,在秋凉之夜四顾凄迷,倍感孤寂。
你值此情境,怎么可能不引起思乡的情绪,而又无处倾诉,只能对月悲啼。

小弟上马将远行,送别在柳下,官街上的槐叶才如兔眼儿大。
想的是借千里送别去谋生,换取升斗之粮糊口养家。
彼此像南北流走互不相见的浮云,心头和全身却像挂着线儿相牵引。
茅屋前树影转动,月光满床难入睡,为小弟担忧,梦见江西饥民乱纷纷。

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李贺在洛阳送别去江西谋生的小弟时写的,当作于元和八年(813年)。李贺因病辞官,对原先生机窘绌的李家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李贺再次启程至洛阳寻找出路;时隔不远他的弟弟离开故乡前往庐山一带。小季取道洛阳告别李贺,分手在即,李贺在郊野相送,于是有了这两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吴企明 编选.李贺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27-130

赏析

  第一首叙离别之感受。首二句极写自己之贫困与狼狈,在洛阳郊外作别,无俎豆陈列以相送,所乘之马既瘦又老,自感惭愧。后六句遥想小弟离别后的情景。先想象小弟过香炉峰时,身影落在鄱阳湖里,怀念小弟之情,蕴含在景物描写之中。其次想象小弟泊舟石镜峰的景况和心绪,长船倚云而停泊,四顾凄迷,又当石镜秋凉之夜,倍感孤寂。小弟值此情境,岂能不动乡情。无处倾诉,只能对月悲啼。

  第二首言兄弟之情。此诗平仄交叉用韵,分成四段,结构齐整,层次井然。首四句写“别”,送别处的柳枝,挡住马头,道边的官槐发芽如兔目,此时此地将作千里之别,犹弟持此以易斗粟,也就是《左传》所谓“餬口四方”的意思。兄长无力

简析

  《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是一组送别诗,这两首诗抒写兄弟离别之深情,寓情于景,措辞沉痛。第一首叙离别之感受。先绘写诗人的狼狈与困顿,顺势点出小弟黯然远去的缘由;接着遥想小弟离别后的情景;第二首言兄弟之情。首四句写“别”,次四句写“母心”,再次四句写“我”,最后四句写“忆”。全诗集中地表现出诗人与其弟情真意切的情思,感情真挚,情趣深永。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因长期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而身体抱恙。元和十一年(816年),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一说二十四岁)。► 255篇诗文 ► 66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中田园作

王维 王维〔唐代〕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干曲四首·其二

崔颢 崔颢〔唐代〕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雁

韦应物 韦应物〔唐代〕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