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如卧云中般让人觉得寒气透衣的地方,水仙潇洒自如,在风前月下的水边,展现着幽独的身影,如罗袜沾上尘埃般朦胧,步履轻盈地离去,如出浴于烟波浩瀚的江水之上的仙姝。我喜爱水仙的点点嫩黄花纹。水仙虽然不记得相逢时解佩相送,开花时却仍十分多情地为我散发出阵阵芬芳,让我应允水仙在她花败时和泪收拾她的零香声粉。
或许屈原流传千古的《怀沙赋》中饱含遗憾,遗憾当时创作匆匆,忘了品评水仙。水仙于烟雾般的细雨中凄凉而迷茫,衣袖来回摆动,有谁整理?徒然写入瑶琴《幽愤》中罢了。弦断之后《招魂》便再无人可赋,只是金色的酒杯鲜明,月亮温润。我惆怅地想沉湎于酒,偏偏又独自清醒。
注释
首句“云卧衣裳冷”,写出水仙神态,用的是杜甫《游龙门奉先寺》成句“卧云空翠湿衣”,原诗形容山寺高寒;用于此词,则刻画水仙花卧于云水,虽不免清寒,但风韵标格都与众花迥异。“看萧然”以下五句实赋水仙,水仙,素有凌波仙子之称,故铺叙不离“水”字字面,不离其超尘脱俗的气格。她似乎显得有点冷清寂寞孤独,正唯其如此,方显现其不同凡俗。水边那幽独的花影使人浮想联翩,“罗袜生尘凌波去,汤沐烟波方顷。”化用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洛水女神宓妃沐浴在万顷烟波之中。一个追求幸福爱情生活而不可得的美丽动人形象,油然纸上。这一典故的运用,使人深一层地爱怜词人所赋的水仙,其中“汤沐”二字颇新。“一
词的上片赞美水仙花冰清玉洁,潇洒出尘,含情脉脉,宛若凌波仙子,使人更深一层爱怜词人所赋的水仙;下片将其比为被遗忘的佳人,在众醉独醒之世,只能将自己的幽愤寄托于琴弦声中,但它尽管有恨无人省,但其操节却依然独立不污。全词意象幽隐,咏物写神,寓意遥深,通过水仙之咏,联系屈原的骚怨忧愤,流露出词人自己人生坎坷、政治失意的苦闷和惆怅,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宁愿落寞,决不与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洁之志。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39篇诗文 ► 1692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