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刚刚想要下笔作画,先拿镜子照一照只觉一阵寒意。
心中已自感容颜衰老,此刻仔细端详发觉鬓发也开始有点稀疏了。
描绘泪眼十分容易,写出心中忧思郁结何等困难。
想你大概把我完全忘光了吧,送上这张画,让你时时看看我。
注释
丹青笔:即画笔。丹青,丹砂和青雘,可作颜料,借指绘画。《汉书·司马相如传》:“其土则丹青赭垩。”颜师古注:“张揖曰:‘丹,丹沙也。青,青雘也。’……丹沙,今之朱沙也。青雘,今之空青也。”
拈(niān):用手指搓捏或拿东西。宝镜:镜子的美称。南朝陈徐陵《为羊兖州家人答饷镜》诗:“信来赠宝镜,亭亭
薛媛是晚唐濠梁(今安徽凤阳)人南楚材的妻子。南楚材离家远游。颍(今河南许昌)地长官喜欢他的风采,想把女儿嫁给他。南楚材想允诺这桩婚事,派仆人回濠梁取琴书等物。“善书画,妙属文”(见《云溪友议》卷上)的薛媛,觉察到丈夫的意向,对镜自画肖像,并写了这首《写真寄夫》诗以寄意。
参考资料:完善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久别丈夫的真挚感情,隐约透露了她忧虑丈夫移情别恋的苦衷。全诗刻画心理活动既细致入微,又具体形象,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首联一开头,就通过手的动作来展示心理活动。她提起“丹青”画笔,正想下笔作画。然而,她犹疑了。不知道该怎么画,还是“先拈宝镜”,照照容颜吧。可是一“拈宝镜”,却给她带来一股“寒”意。“宝镜”“寒”的原因,分不清是冰凉的镜体给人一种“寒”的感觉,还是诗人的心境寒凉。一“寒”字,既状物情,又发人意。
颔联进一步写诗人对镜自怜:她心中已自感玉容憔悴,而此刻细细端详,发觉鬓发也开始有点稀疏了。“惊”是因为“颜索寞”而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