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蚕丝
佚名〔南北朝〕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注释
怀丝:双关语,谐“怀思”。
微躯尽:身死。蚕吐丝后即化为蛹。此借喻为了爱情不惜生命。
缠绵:双关语。以蚕丝的“缠绵”喻爱情的“缠绵”。
赏析
本篇是一位女子一往情深的爱情表白。她以春蚕自喻,以蚕丝比喻情丝。她像春蚕吐丝一样,把日夜萦绕在心上的那一缕绵长的情思编织成一个温柔甜美的小天地。她不惜为此情奉献一切,因为她心中怀着执着的愿望:“缠绵自有时。”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即本于此。
简析
《作蚕丝》是一首五言诗。此诗首句写春蚕本不应该老去,因为其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吐丝,这是它的天性与使命;次句写蚕不分昼夜地吐丝,这是一种无私的付出;三句说它为了吐丝,不惜耗尽自己的生命;末句写春蚕虽然为吐丝耗尽了生命,但它的精神和劳动成果却长久地留存下来,与人们产生了深厚的联系。这首诗形象描写了春蚕吐丝化蛹的过程,既是描写劳动,也是表现爱情的坚贞与无私奉献。
庞参拔薤
《后汉书》〔南北朝〕
庞参为南阳太守,郡人任棠者有奇节,隐居教授。参到,先候之,棠不与言,但以薤一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户下。主簿白,以为倨。参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欲吾击强宗也;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于是叹息而还。参在职,果能抑强助弱,以惠政得民。
河水龙门
郦道元〔南北朝〕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厄,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