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咏
王维〔唐代〕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
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
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
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
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
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
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汉朝的李将军,三代都是将门虎子。
刚刚成年就颇具兵法奇策,年纪轻轻已具壮士气概。
长驱直入追逐塞上的匈奴人,深入单于的壁垒中。
旌旗面对面地陈列,响起悲壮的军乐声。
太阳在沙漠的边陲落下,烟尘里依然不断传出战争的喧嚣。
计划一举歼灭骄横的胡虏,而不只是消灭匈奴王的侍从。
然而(李陵)失去了大军的援助,于是背负上了投降游牧民族的耻辱。
从小就蒙受汉庭的恩德,怎能忍受坐下来思考这种屈辱?
内心期待着自己能够报效朝廷,没能舍身就死。
殷切期望子卿你啊,除了你谁还能理解我呢?
赏析
王维创作此诗时,年仅十九岁。这首诗是一首“复古”的作品,诗歌语言质朴流畅,不像六朝诗那样语词雕琢华美。在王维之前,陈子昂曾经提倡学习汉魏五言诗:“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修竹篇序》),期望诗歌能够传达人的情怀寄托,而不仅仅追求诗歌语言的形式美。 李陵骁勇善战,在浚稽山之战中以五千兵力对抗匈奴八万主力,斩杀匈奴万余人,但孤军奋战没有后援,李陵在与十余人突围时被俘。李陵本打算假意投降匈奴再寻求机会逃回汉朝,但汉武帝诛杀了李陵全家。李陵的悲剧人生有着复杂的政治背景。当时太子的舅舅、大将军卫青战功赫赫,在军中颇有威望。汉武帝可能出于政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414篇诗文 ► 888条名句
开愁歌
李贺〔唐代〕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
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