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七
陈子昂〔唐代〕
朝发宜都渚,浩然思故乡。
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
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
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
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
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早离开宜都江边,思绪飞荡想念家园。
故乡可是无法看见,道路阻隔巫山之南。
巫山顶上彩云出没,高丘险阻模糊难辨。
独自站立遥望已久,珠泪滚落沾湿衣衫。
难道只是离乡伤感,原来忆起襄王当年。
神女朝云飘无定所,楚国终也衰亡沦湮。
注释
朝发:早上出发。
宜都:县名,今属湖北。
渚:水边。
浩然:形容广阔,盛大。
高丘:高山。
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落:一作“泪”。
朝云:巫山神女名。
创作背景
传统说法认为这组诗是陈子昂年轻时期的作品,而近现代学者多认为它们不是一时一地之作,整个作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而作于后期的较多。各篇所咏之事各异,创作时间各不相同,应当是诗人在不断探索中有所体会遂加以纪录,积累而成的系列作品。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二十七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1-59
2、
宇文所安.初唐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48-180
简析
这首诗写诗人清晨从宜都出发,途中对故乡产生了深切思念。诗人站在巫山之阳,遥望故乡而不可见,巫山的彩云消散,高丘也变得模糊不清,象征着时光流逝与世事无常;长时间的伫立凝望,泪水沾湿了衣裳,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悲伤与无奈。接以楚襄王梦见神女朝云而不得再见的典故,进一步抒发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国家沦亡的哀叹。全诗以借古喻今的手法,表达了对故土难回、国家兴衰的感慨。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154篇诗文 ► 324条名句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