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新·欲掩香帏论缱绻
柳永〔宋代〕
欲掩香帏论缱绻。先敛双蛾愁夜短。催促少年郎,先去睡、鸳衾图暖。
须臾放了残针线。脱罗裳、恣情无限。留取帐前灯,时时待、看伊娇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欲掩去帷幕先说缠绵情感,蛾眉双双敛愁苦伴深夜。催促年轻的丈夫,先去睡觉,先把被窝热暖。
不多时,便将针线放置,衣裙卸下,情欲无限。将软帐前的灯留着照亮,时不时看看她娇美的容貌。
注释
帏(wéi):帐子,幔帐。
缱绻(qiǎn quǎn):本指男女情意深厚,此指男女交欢。
敛双蛾:双眼皱起眉毛。
鸳衾(yuān qīn):夫妻共寝的被子。唐钱起《长信怨》诗:“鸳衾久别难为梦,凤管遥闻更起愁。”
须臾:片刻,一会儿。
罗裳:罗裙,丝罗制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
娇面:娇美的容貌。
简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一段温馨而缠绵的睡前情感交流。女子想要与心爱之人共叙缱绻之情,却先因夜晚的短暂而心生愁绪,她催促郎君先去安睡,是为了让鸳鸯被褥更加温暖;随后,她放下手中的针线活,褪去罗裳,与爱人尽情享受这温馨的时刻。郎君则特意留下帐前的灯光,以便随时能看到爱人的娇美面容。整首词语言靡丽,情感真挚而动人,其间翻涌着温馨又热烈的情潮。
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265篇诗文 ► 1569条名句
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辛弃疾〔宋代〕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轼〔宋代〕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暮山 一作:春山)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