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等到月亮西下到西厢房的时候,当你看到我房间的门是虚掩的、半开着的时候,才可以进来。
当我看到门外院墙上花的摇动,还以为是美人(张生)到来了。
注释
拂:轻轻檫过。
玉人:情人,这里指张生。
创作背景
崔莺莺是唐代元稹撰小说《莺莺传》中之女主人公,但据赵德麟《侯靖录》卷五《辨正》载:“张生即为元稹之托名,崔莺莺亦当系托名。”《莺莺传》实际上是元稹年轻时候的亲身经历。故事中的张生(君瑞)就是元稹自己,而崔莺莺也实有其人,故《全唐诗》等书以崔莺莺当作真人实录其诗,而此诗是否为崔莺莺所作,存疑,也可能是元稹借其之手所作。《莺莺传》故事中,张生自见莺莺后,几不自持,行忘止,食忘饱,相思成疾,病在垂危。张生告之莺莺侍女红娘曰:“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莺莺传》)于是托红娘赠莺莺《春词二首》,莺莺遂作此诗以答。
参考资料:完善
1、
杨鸿儒.爱情诗评译.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169
2、
邵勋潜.优等生一定要知道的100个唐诗名句.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52-53
3、
郑光仪.中国历代才女诗歌鉴赏辞典.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429-431
4、
奥森书友会.大美中文课之唐诗千八百首(上).北京.台海出版社.2018.55
赏析
这是一首流传相当广泛的恋诗。这首诗用生动的笔触、含蓄的语言来表现莺莺隐秘幽微的感情——对张生的爱恋,对他求爱的允诺。但表达得如此婉曲,十分符合莺莺的思想性格。
“待月西厢下”,借轻描淡写的手法,微妙地揭示了张生与她约会的地点——西厢,并明确了时间是月上梢头,万籁俱寂之时。因为这是一场秘密的约会,且她身为相府的小姐,一位端庄的大家闺秀,地点与时间的选定显得尤为关键,因此被清晰地标明。这里的写景并非仅仅描绘景色,而是借景传情,明确指示了约会的地点与时间。“迎风户半开”,其中“迎风”是为了衬托“户半开”的重要性。“半开”的“门”不仅是标志,更是暗号,只有门半开时,才有了幽会
简析
《明月三五夜》是一首五言绝句,为一首少女邀约情人幽会的爱情诗,诗的前两句写月、写风、写户半开,点明幽会的地点和时间,暗示半开户相迎;后两句写花影动,玉人来,示意张生跳墙来会。这首诗笔触生动,构思新巧,语言含蓄,情画朦胧,表现了莺莺对张生和他的求爱允诺隐秘幽微的感情。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唐代〕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杜陵叟
白居易〔唐代〕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