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我们不曾见面就早已知道姓名,这次意外相聚让我格外惊奇。
你的才华一定会长久流传,我有幸晚年见到你也不算晚了。
二月的苏堤涨着春水,我曾像杜牧一般风流,如今却已鬓边生白。
一赏西湖一见你,不枉费我这里游玩啊。
注释
1、袁子才:即袁枚,字子才。
2、良会:美好的会见。
3、意外奇:指两人意外相聚。
4、苏堤:在杭州西湖中。传为北宋元丰年间苏轼于杭州任职时疏浚西湖,堆泥筑堤,故名。
5、杜牧三生:杜牧,晚唐著名诗人,风流多才,比喻袁枚。三生,指前生、今生、来生。
6、鬓有
首联写诗人与袁枚不期而遇。“不曾识面早相知,良会真诚意外奇。”诗人与袁枚知交已久,这次相遇正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而自己的欢快之情溢于言表。
颔联赞叹袁枚卓越的才华,必将流传永久,因而自己有幸于晚年得见这位名高一代的诗人也并不嫌太晚。“才可必传能有几,老犹得见未嫌迟。”此时赵翼五十三岁,袁枚已六十三岁,所以称老,而这次会面又在风光旖旎的西子湖畔,更有诗情画意。
颈联写二月西湖涨春水,苏堤沉浸在春光之中。“苏堤二月如春水,杜牧三生鬓有丝。”在此景中,风流如杜牧的袁枚此时鬓边已有了白发。这两句形象地再现出当日两位诗人见面时的情景。“望湖楼下水如天”
此诗作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是年春作者游杭州西湖,与神交已久的袁枚意外相逢,欣喜万分,相聚数日,乃有此诗。
参考资料:完善
《西湖晤袁子才喜赠》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写与袁枚不期而遇,颔联极言袁枚的才华之出众,颈联写晤面时的环境与所见的袁枚形象,尾联点明自己的喜悦之情。全诗意趣味悠远,一气呵成,耐人咀嚼,写出诗人与袁枚初次见面的欢快之情,表现他对袁枚才华的推重和朋友间诚挚的感情。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崭横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漎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
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也。”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
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