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
李白〔唐代〕
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
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
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
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
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
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
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
托心自有处,但怪傍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美女在渭桥东采桑,春天正是事蚕作的时候。这时,突然有个乘坐五马之车的太守疾驰经过此地,他的马装饰华美,还饰有金络。不知是哪家公子,前来调笑采桑女。采桑的人本是秦罗敷,她的美貌在整个都城里都是有名的。嫩绿的桑条映着她那洁白的纤纤细手,她正在都城的一角采桑。像使君那样的高官都调戏不动她,何况是秋胡那样的人呢。寒蝉喜爱碧草,鸣凤栖息在青翠的梧桐树上。她自己心中已经有中意之人,只怪旁人愚钝,不知道她已托心于人。只让他们从白天空等到日暮,停下车来空自踟蹰。
注释
五马:汉代太守出行时乘坐五马之车,因此以“五马”为太守的代称。
秋胡:鲁秋胡成婚五日
创作背景
《乐府古题要解》:“《陌上桑》古词曰: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旧说邯郸女子姓秦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置酒欲夺焉。罗敷善弹筝,作《陌上桑》以自明不从。”按:“其歌辞称罗敷采桑陌上,为使君所邀,罗敷盛夸其夫为侍中郎以拒之,与旧说不同。”按《乐府诗集》:“张永《元嘉伎录》:‘相和歌有十五曲,其第十五曲曰《陌上桑》。’” 李白采用古乐府题写了许多诗,此诗就是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完善
1、
刘征·剪侧文谈 刘征十年集卷4·河南:文心出版社,1986.12
简析
《陌上桑》是一首五言诗。此诗写的是秋胡戏妻的故事,“寒蟹”二句用恰当的比喻写出了采桑女不慕权势、不畏强暴的高尚品格,这样写,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比原作有所创新。这首诗赞扬了罗敷的坚贞自洁、敢于反抗,诗人也用以寄托自己对国、对君的忠诚。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9篇诗文 ► 5980条名句
太行路·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也
白居易〔唐代〕
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
巫峡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
人心好恶苦不常,好生毛羽恶生疮。
与君结发未五载,岂期牛女为参商。
古称色衰相弃背,当时美人犹怨悔。
何况如今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
为君熏衣裳,君闻兰麝不馨香。
为君盛容饰,君看金翠无颜色。
行路难,难重陈。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行路难,难于山,险于水。
不独人间夫与妻,近代君臣亦如此。
君不见左纳言,右纳史,朝承恩,暮赐死。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对雪
高骈〔唐代〕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