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因题
许浑〔唐代〕
海燕西飞白日斜,天门遥望五侯家。
楼台深锁无人到,落尽东风第一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客人像一只孤燕在夕阳西下之时向西飞走,站在禁城宫外远远注视着显贵人家的住宅。
高楼深院全都锁着没人来此居住,早开的花朵凋落净尽辜负了大好春风。
注释
卜居不遂(suì):找不到栖身之处。
薄游:聊且出游。
汧陇(qiān lǒng):地名,今陕西陇县一带。
海燕西飞:喻客西去陇地。
斜:韵脚念xiá。
天门:宫殿之门、指皇宫。
五侯:东汉桓帝时,同日封宦官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五人为侯,号“五侯”。此处泛指朱门显贵人家。
第一花:指名贵的花。
赏析
若无诗题,这首绝句就像是一首写景诗。它写的是在落花时节、日斜时光,遥望王侯第宅,所见到的楼台层叠、重门深闭之景。但联系诗题看,它显然是一首因事而题的托讽诗。它采用借物取喻,托景见意的艺术手法,收到了言微旨远、节短音长的效果。
诗的第一句“海燕西飞白日斜”,表面写日斜燕飞之景,实写在长安“卜居不遂”之客。周邦彦《满庭芳》词“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几句,也是以燕喻人。但周词中的“燕”还有修椽可寄,而许诗所写的“燕”则因无椽可寄而孤飞远去。据《幽闲鼓吹》记述,白居易应举时曾谒见顾况,顾看了白的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住下来可不容易。这一传说未必可信,却可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后,朝政混乱,宦官擅权,社会动荡,贫富悬殊。白日西斜,确是燕当归巢时,而此时它们凌空翻飞在诗人看来本是寻常一景,而满怀激愤的诗人借题发挥,以虚设的燕无归处为由,深为“卜居不遂”而怅然离开长安的“客”——某寒士,鸣不平。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国动.中国历代讽刺诗选注: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133-134
简析
《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因题》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激愤,抨击社会的不公和权贵的奢靡风气。前二句写“客”在长安难寻栖身之地,只得顶落日而西行去县城借宿,回首遥望五侯宅第而感慨万端;后二句写王侯权贵宅第许多楼阁紧锁无人居住,名贵花卉萎靡凋零,与前二句形成鲜明对比。全诗色调暗淡,情调低沉,是客黯然心情的反映,也是唐王室衰败没落的预兆。
许浑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496篇诗文 ► 69条名句
同题仙游观
韩翃〔唐代〕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初见 一作:下见)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闲 一作:生)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玉阶怨
李白〔唐代〕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水晶 一作:水精)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