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
早晨南浦飞来的轻云在画栋边上掠过,傍晚时分西山的雨吹打着珠帘。
潭中白云的倒影每日悠然浮荡,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呢?只有那栏杆外的江水空自流淌,日夜不息。
注释
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江:指赣江。渚:江中小洲。
佩玉鸣鸾: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南浦:地名,在南昌市西南。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西山:南昌名胜,一名
这首诗附在作者的名篇《滕王阁序》后,概括了序的内容。首联点出滕王阁的形势并遥想当年兴建此阁时的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颔联紧承第二句写南浦飞来的轻云掠过画栋,西山的雨卷入了珠帘内,表现了阁的高峻;颈联由空间转入时间,点出了时日的漫长,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引出尾联;尾联感慨人去阁在,江水永流,收束全篇。全诗在空间、时间双重维度展开对滕王阁的吟咏,笔意纵横,穷形尽象,语言凝练,感慨遥深。气度高远,境界宏大,与《滕王阁序》真可谓双璧同辉,相得益彰。
此诗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滕王阁是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诗人王勃远道去交趾(今越南)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都督阎伯舆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
《滕王阁》是一首七言古诗。此诗首联点出滕王阁的形势并遥想当年兴建此阁时豪华繁盛的宴会之景象;颔联紧承第二句写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表现出阁的高峻;颈联由空间转入时间,点明时日漫长,很自然地生出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尾联感慨人去阁在,江水永流以收束全篇。全诗笔意纵横,穷形尽象,在空间、时间双重维度展开对滕王阁的吟咏,与《滕王阁序》真可谓双璧同辉,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