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水曹还远馆
谢朓〔南北朝〕
高馆临荒途,清川带长陌。
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
塘边草杂红,树际花犹白。
日暮有重城,何由尽离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高高的宾舍面对着荒芜的道路,清澈的流水连接着长长的小路。
在这髙岸上有位思绪飞扬的人,他怀着往昔的深情厚谊盼望着远游的朋友早日归来。
水塘边的草丛中野花已绽开了红英,林中的花木还点缀着一些已经泛白的春花(点名季节,在春夏之交)。
回望日落的地方就是繁华的都城,为什么在这暮春季节、都城旁边摆设的都是离别的筵席?
注释
水曹:官名。
高馆:高大的馆舍。
荒途:荒芜的道路。
长陌:长路。
重城:指宫城、都城。
鉴赏
六朝诗至南齐永明而一大变,世称“永明体”,代表诗人则是谢朓,他上承晋宋,下开唐风,前人多以他与谢灵运相比。明人钟惺称二谢诗均多排语,“然康乐排得可厌,却不失为古诗。玄晖排得不可厌,业已浸淫近体”(《古诗归》)。明人许学夷也说:“元嘉体虽尽入俳偶,语虽尽入雕刻,其声韵犹古”,至沈、谢则“声渐入律,语渐绮靡,而古声渐亡矣”(《诗源辩体》)。一古一近,判然有别。小谢的“新变”即使从这首短短的送别诗中也可窥其端绪。
理解这首诗,一上来就碰到一个颇费斟酌的问题:题面上是“还远馆”,而开头第一句即是“高馆临荒途”,那末两个“馆”字所指是一,抑或是二?若此“高馆”即题中之“远馆”,
简析
《送江水曹还远馆》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先造出一种空旷而略带荒凉的背景,暗示离人所在之地偏远而孤寂;接着直接点出送别和盼归的主题;而后用“草杂红”与“花犹白”的色彩对比,暗含时光流逝、季节更替之感;最后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不舍与无奈,他无计摆脱离愁别绪。本诗叙述诗人与好友江水曹在馆舍举袂相别,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巧妙融合,荒凉凄清的景物渲染出一种离愁别绪。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261篇诗文 ► 142条名句
富者乞羊
《金楼子》〔南北朝〕
楚富者,牧羊九十九,而愿百。尝访邑里故人,其邻人贫有一羊者,富拜之曰:吾羊九十九,今君之一盈成我百,则牧数足矣。
有所思
沈约〔南北朝〕
西征登陇首,东望不见家。
关树抽紫叶,塞草发青芽。
昆明当欲满,葡萄应作花。
流泪对汉使,因书寄狭斜。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