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走势图

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蚕妇

来鹄 来鹄〔唐代〕

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
若教解爱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早到晚整天采桑多苦辛,百花盛开季节养蚕忙煞人。
若教村姑了解赏花之类事,便会冻坏住在黄金屋中的人。

注释
晓夕:早晚。
好花时节:指百花盛开的时节,此时正是采桑大忙的时候,因此说农家妇女“不闲身”。
不闲身:没空闲时间。
解:了解,懂得。
繁华事:指赏花之类的事。
杀:死,用在动词后边,表示程度。一作“煞”。
黄金屋里人:这里指富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们。一说指有权有势的人。黄金屋,语出《武帝故事》:汉代陈婴的曾孙女名叫阿娇,其母为汉武帝姑姑馆陶长公主。武帝幼时,长公主将其抱置膝上,问

鉴赏

  人们谈起写蚕妇的诗,自然会提到宋代诗人张俞的《蚕妇》:“昨夜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而晚唐诗人来鹄的《蚕妇》与张俞的《蚕妇》题目相同,内容相似,而写法与格调迥异。来鹄的《蚕妇》不像张俞的《蚕妇》那样,用明显对比的手法概括封建社会阶级对立的现实,而是先从蚕妇整日采桑养蚕的辛苦谈起。

  “晓夕采桑多苦辛”一句紧扣诗题,“晓夕”二字直述采桑叶时问之长,突出劳动的艰苦。从这一句诗中,表现了采桑人的倦容,“多苦辛”三字又表现了作者同情蚕妇的思想感情。接下去诗人明确告诉人们,这些整天采桑叶的蚕妇并不是不爱盛开的百花,而只是在养蚕的大忙季节不得“闲身”而已。

简析

  《蚕妇》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叙述与假设的形式,指出如果蚕妇不劳动则“黄金屋里人”就会被冻死,表达了诗人对蚕妇艰苦生活的同情。全诗笔致冷隽、构思深曲,耐人寻味,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完全是依靠剥削劳动人民而生活的这一事实,流露出诗人的愤慨不平之情。

来鹄

来鹄

来鹄(?-883),即来鹏(《全唐诗》作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鹏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大中(847-860)咸通(860- 874》间,才名籍甚。举进士,屡试落第。乾符五年(878)前后,福建观察使韦岫召入幕府,爱其才,欲纳为婿,未成。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鹏避游荆襄。► 28篇诗文 ► 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陵五题·石头城

刘禹锡 刘禹锡〔唐代〕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利州南渡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

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带 一作:对)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独坐敬亭山

李白 李白〔唐代〕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只有 一作:唯有)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