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刀歌
欧阳修〔宋代〕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
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
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丱童老。
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
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辞藻。
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
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
先王大典藏夷貊,苍波浩荡无通津。
令人感激坐流涕,锈涩短刀何足云。
译文
译文
昆吾山那样遥远,与中土不再相通,只留下了昆吾宝剑削玉如泥的传说。
如今有日本国出产的宝刀,江浙的商人在大海的东面得到了它。
香木做的刀鞘上贴着鱼皮的纹饰,白色的刀身与黄色的铜刀镞装套在一起。
喜欢的人用一百金的价格买下它,佩戴在身边可以祛除妖异灾祸。
听说那国家是在一个大岛上,土地肥沃风俗也好。
从前徐福骗了秦王,来这里采药便一去不归,带来的童子也变老了。
带去的工匠也把制作技艺传给当地人,到现在,那里的手工物件都很精巧。
它从以往的朝代就与中国有了朝贡往来,士子文人也能作诗歌辞藻。
徐福出发时秦朝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1357篇诗文 ► 1796条名句
新城道中·其一
苏轼〔宋代〕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