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出自两汉佚名的《匈奴歌》
译文失去了祁连山,使我们丧失了良好的牧场,牲畜不能繁殖。我们是多么凄伤啊!
注释蕃息:滋生,繁衍。
赏析此句勾勒出匈奴人民失去领地的困苦生活,匈奴作为游牧民族,最珍贵的就是能蕃息牲畜的水草地,燕支、祁连都有水草丰美的山麓,一旦失去,六畜不繁,其困苦可知,流露出匈奴族人民对故土的眷恋。
原文
佚名《匈奴歌》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失去了焉支山,我们放牧困难,生活贫困,妇女们因过着穷苦的日子都没有好的容颜。
失去了祁连山,使我们丧失了良好的牧场,牲畜不能繁殖。我们是多么凄伤啊!
注释
焉支山:又称胭脂山、燕支山、删丹山、大黄山、青松山、瑞兽山,在今甘肃西部,张掖市山丹县。
妇女无颜色:妇女因生活贫困而无好的容颜。
使我六畜不蕃息:指丧失了良好的牧场,不能繁殖牲畜。
简析
《匈奴歌》是汉代匈奴人创作的一首歌谣,他们失去家乡,悲伤而作此歌。《匈奴歌》仅四句二十四个字,用粗线条勾勒出匈奴人民失去领地的困苦生活,以哀婉的语调,表达了匈奴族人民对故土、对生活的眷恋和热爱,可谓千古绝唱,读罢令人感慨不已。
创作背景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夏,霍去病曾两次征讨匈奴,第一次过焉支山一千多里,第二次攻入祁遵山。《匈奴歌》的创作,当在这两次征战之后不久。
参考资料:完善
1、
李剑,刘道英·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 全译本:青岛人民出版社,2004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古文岛公众号